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助力“善印驼迹”摄影展诠释地质文化与骆驼精神
- 发布日期:2025-03-24 09:43
- 浏览次数:
3月17日,“善印·驼迹”人文摄影展在多方联动下于阿拉善盟隆重启幕。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作为协办单位,积极参与活动策划和布展。通过影像艺术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展示了区域地质遗迹特征与骆驼文化、骆驼产业的深度关联,为公众呈现一场兼具科学价值与人文情怀的视觉盛宴。
坐落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以风蚀地貌、浩瀚沙海闻名于世,同时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国际地科联IUGS世界地质遗产地三块国际品牌和国内“最美地质公园”荣誉。园区内分布着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拥有世界海拔最高的沙山、最密集的沙漠湖泊群和鸣沙区等世界级地质景观。这些历经千万年地质演化形成的自然遗产,成为摄影师们的重要创作对象。
本次摄影展创新采用"地质+生态+人文"的叙事框架,25位生态摄影师以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为创作背景,历时半年深入地质公园腹地用光影艺术展现骆驼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命力,系统阐释骆驼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也是荒漠地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重要伙伴。阿拉善是我国拥有双峰驼最多的地区,2012年11月,中国畜牧业协会授予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国骆驼之乡”的称号。参展作品中既有骆驼与牧人共同抵御沙尘暴的纪实画面,也有驼群在梭梭林间觅食的生态场景。同时,参展作品巧妙融入高大沙山、沙漠湖泊、戈壁、贺兰山等阿拉善典型地质奇观,凸显了地质景观的科学性与美学价值,生动诠释了北疆文化与自然生命力的和谐交融。
活动现场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立足自身职能,设立“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主题展区,通过开展现场讲解、播放“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宣传片”和发放地质公园科普读物最新成果《沙漠之舟》《大漠史刻》等,积极向公众宣传阿拉善地质成因,生态保护成果及骆驼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揭示游牧文明形成的地质背景、深化摄影展的科普内涵。同时,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借此契机推广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品牌,吸引企业、媒体等多方参与,推动“地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推出"驼乡生态研学"精品路线,将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湖泊群和鸣沙山、曼德拉山岩画等地质奇观,与梭梭-肉苁蓉生态经济林、骆驼产业基地串联成线,积极推动本地骆驼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通过实际行动带动牧民增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本次摄影展是地质遗迹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未来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将依托世界级地质资源,打造更多融合自然、文化与艺术的品牌活动,唤起公众对荒漠生态与文化遗产的珍视,持续助力地方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