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阿拉善盟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中心特邀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开展阿拉善盟特色药用植物鉴定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植物识别能力,强化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更科学准确地鉴定和命名阿拉善盟特色药用植物,7月23日——7月29日,阿拉善盟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中心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蓝登明对在阿拉善盟内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通过剥离法、纵剖横剖法、采集照片对比、植物智信息系统查询等多种方法,利用体视显微镜及植物解剖专业工具,对植物标本进行了科学鉴定。共鉴定110余种、260余份标本。

在鉴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蓝登明教授从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压制、植物标本鉴定、制作以及管理等操作流程,逐一对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讲解,并简要介绍所采集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药用价值、药用部位、采摘季节等关键信息,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在药用植物品种鉴别方面的能力。此项工作为《阿拉善盟药用植物的调查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并对阿拉善地区特色药用植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为进一步推动特色植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阿拉善盟特色药用植物调查研究课题”于4月22日正式启动,自项目启动后,蓝登明教授前后三次来到阿拉善盟,针对该区域内特色药用植物在不同花期的生长状况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实地走访贺兰山、沙生植物园、紫泥湖、贺兰草原等多地区,详细记录每种植物生长环境、分布情况等。截至目前,已采集具有标志性的植物182种,完成标本360余份,拍摄标本整株及花茎叶根细节图片1000多张,均已留档。

下一步,产业中心将严格按照《阿拉善盟特色药用植物调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的既定进度,持续推进对阿拉善盟药用植物资源的全面调查、系统梳理与内业鉴定工作。并秉持着“精准识别、科学保护、高效利用”的原则,继续拓宽药用植物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阿拉善盟特色药用植物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提供坚实可靠、科学严谨的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